戶型雖小,但若巧妙設計,貼心安排,結(jié)構(gòu)合理,突破局限,小空間也能擁有大功能——
筑就一個溫馨舒適的家
在寸土寸金的現(xiàn)代都市里,很多小戶型住宅便應運而生。其實,空間的舒適性并不完全由面積來決定。
大有大而無用的缺點,小有小巧玲瓏精致的優(yōu)勢,關鍵在于如何考慮屋主的要求、居住的舒適性,巧妙地利用空間,變浪費為合理,化不可能為可能,就能使小空間既具有設計美感,又能實現(xiàn)居家過日子的大功能。
小與大都是相對而言的,一般人都認為是房屋的面積小就稱其為小住宅。還有一種是,雖然房屋面積較大,但由于居住的人較多,每個人的平均空間較少,這也是一種小。將小空間轉(zhuǎn)換成舒適的居所,實現(xiàn)視野廣、功能大,是一項復雜的任務,它不僅僅限于拆除隔墻、增建夾層,或者為了適應空間配上一些特別的家具,這些都需要多層面設計手法。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小戶型的最大特點是空間有限,但“麻雀雖小”卻要“五臟俱全”,臥室、廚房、衛(wèi)生間一樣也不能少,其中廚房、衛(wèi)生間有特殊的規(guī)范要求、施工技術。怎么能既保證功用,又延伸空間?拆除固定隔墻,改成可推拉伸縮的墻,就是一個有效的辦法?赏评炜s的墻使各功能空間面積可以根據(jù)不同需求而靈活調(diào)整,在需要的時候拉上墻,可保證私密性;不需要的時候敞開,使各個空間聯(lián)成一片,在視覺效果上能使各空間在無形中增加幾倍的空間感。打通各個空間之后,房間里的通風、采光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如果認為推拉伸縮的墻經(jīng)常拉伸太麻煩、易損壞,可以將固定隔墻置換成輕盈透明的玻璃墻,再在玻璃后面設置紗簾,需要保護私隱時,拉開紗簾,不需要時打開紗簾,讓整個房間顯得通透,寬敞明亮。玻璃后的紗簾可以隨著業(yè)主的喜好時時變更,使空間也呈現(xiàn)豐富的表情。
如果對空間的私密性要求不是特別高,也可采用織物作為房間隔斷。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織物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有些織物隔音、防塵、防潮等功能都非常好,與伸縮墻相比較,它具有造價低、占地少、美觀、可變化性強、易拆洗等諸多優(yōu)點,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在使用中也越來越廣泛。
隱形家居流動的空間
設計的合理性決定空間的實用率,好的設計能使住宅更加實用,而且還能使其看起來比實際面積更大。時下流行一種“隱形家居”,即充分利用空間、時間的變化性,不需要時將其隱藏起來,需要時才將它們顯露出來。例如:將廚房墻面處理成像是由一個相互交叉的建筑要素組成的一堵雕刻墻,表面凹凸不平,以隱藏儲藏物、家用電器、管道等等。“墻面”一些部分可以向下折,以拉出來或打開,從而實現(xiàn)烹飪時的各種功能;懸臂式餐桌也設計成與墻面為一體的式樣,當需要時從墻上放下來,實現(xiàn)用餐的功能。不需要時,收入墻體,不著痕跡,與墻面宛若天成。騰出來的空間可以擺放活動式書桌、沙發(fā)、躺椅等等,這樣,空間的交叉活動潛力被不斷地挖掘出來,餐廳可以變成書房,書房可以變成臥室,臥室可以變成客廳等等,空間的實用性也被挖掘得越多,使住宅可以根據(jù)需要而不斷地改變大小、格局和氛圍。這樣的空間不再單一與呆板,它根據(jù)需要而具有重疊性,根據(jù)時間而富有變化性,這樣的空間才是流動的空間。
巧用減法一舉多得
家居生活少不了儲物空間,有很多人習慣于日子過得越久,雜物也越來越多,因此,在裝修時,就要求多做柜子。但由于設計時拿捏不當,以至于整個房間看起來都是凸出來的柜子,整個空間被柜體的笨重、繁雜,擠壓得形成視覺上的堵塞,給人感覺是房子越裝越小,這就是在設計中只會用“加”法的不當后果。小戶型的設計巧用“減法”,不僅能將房子在視覺上越做越大,功能上也能越做越多。設計成“隱形柜體”就是其中一個設計手法,讓人來到室內(nèi)空間,進入眼簾的是整齊、潔凈的空間層面,似乎家中沒有放雜物的柜子,但若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其暗藏玄機,柜體做入墻式處理,柜面與墻面一體。這種巧妙地嵌入柜體的手法,既能擴大儲物空間,又能增大視覺空間,家中不甚雅觀的橫梁、丑陋的立柱、懸掛式空調(diào)也都可以隱入其中,讓人頭痛的空調(diào)管線也得到了美麗的處置,一舉多得,能不妙嗎? |